今年最火爆的热词当属“出海”,海外市场的破局与增长成为当下国内汽车企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所在。2025年上半年,福田汽车取得海外销量7.85万辆,同比增长17.3%的亮眼成绩,其中,欧康动力搭载整车海外出口同比提升59%成为其突破海外市场的核心引擎。其覆盖传统燃油、48V轻混及P2混动技术的全场景动力矩阵,正通过火星皮卡等拳头产品实现全球化不断突破。2025年7月28日,福田汽车2025年中商务会&新品发布会的现场,搭载欧康动力的火星9皮卡高调亮相,吸引现场嘉宾高度关注。
技术反倾销 用中国方案重构动力权威
得动力者的天下。一直以来,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强心脏”,是产品抢占市场的核心所在。今年上半年福田汽车海外销量的暴涨背后,离不开欧康动力的海外发力。2024年全年,欧康动力海外销量总计5.3万台,同比提升35%,为整车出海打下坚实基础。得益于欧康动力全面、全场景的产品布局,目前欧康动力已经打造覆盖传统与新能源的全场景产品矩阵,以欧康F2.5、欧康F2.0柴油动力为核心,进一步延展出欧康F2.0-48v、P2混动产品,全面覆盖轻卡、小卡、VAN、皮卡、越野车等多种场景车型,实现了最全的轻型动力产品覆盖。其产品以低速段爆发力、全工况线性度、极端环境可靠性三大杀手锏彻底改写了轻型动力的性能标准。
此次展出的火星9以“全尺寸平台+48V混动”的技术组合,首次在动力架构上对标福特F-150、丰田坦途等进口品牌车型,撕开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高端皮卡防线。作为火星9的动力核心,欧康动力技术无边界的全球化布局无疑成为其差异化竞争力所在。此次展出的火星9皮卡搭载欧康F2.0T+48V混合动力,联合博世48V混动系统,是行业首创的48V柴油混合动力,可爆发450N·m的综合扭矩,相当于2.5升级的澎湃动力性能直接对标外资品牌大排量燃油动力。车辆同时匹配经典采埃孚8AT变速箱,前后桥电控差速锁+博格纳分时四驱系统,可满足标准、经济、运动等多种驾驶模式,全场景覆盖,满足全球用户需求。
降本增效并举 中国智造背后的产业链革命
一直以来,传统全尺寸皮卡市场长期被福特3.5T V6、丰田5.7L V8等燃油动力垄断,而火星9通过柴油混动技术实现强动力+低油耗的平衡,百公里油耗较竞品低0.7L,且满足欧五、欧六排放标准,提前卡位全球法规高地。车辆高效低耗的背后离不开欧康动力对省油科技的无限追求。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推出2.5升合规动力的品牌,欧康动力的“元老级产品”F2.0和F2.5发动机不仅动力强劲,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也做到出道即惊艳。得益于其双涡流分层燃烧技术、高响应增压器和瞬态补偿控制策略的应用,车辆百公里油耗较行业同级产品能够节约1~2升,3年15万公里TCO成本较同级产品节省约2.5万元。
而针对皮卡、越野、VAN车等市场,欧康动力以欧康F2.0-48v、P2混动定制化动力产品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其中,欧康F2.0-48v混动系统已在多款皮卡车型上展现出了出色的性能表现。整套动力以320-450牛·米最大输出扭矩以及覆盖105-125千瓦的功率灵活适配各种场景,既能满足商用皮卡的载重需求,又能兼顾乘用化皮卡的加速激情。在48V轻混系统+2000bar燃油系统强强联合下,整套动力链节油又高效,配套整车节油率可达8%~10%,以超强实力助阵整车国际竞争。
如此强势的硬实力并非简单的数据呈现,而是欧康动力全球化标准对标国际的充足准备。在成立之初,欧康动力超级工厂便以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关键工序自动化率100%,产品品质直接对标国际顶尖水准。为了实现真正的中国“智”造,欧康动力借助集团优势,与核心零部件企业深度一体化合作,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国产化采埃孚8AT变速箱、自研强化底盘等关键突破,为整车提供更加可靠、更具性价比的核心动力链体系,彻底颠覆外资品牌“百万级奢侈品”定价体系,通过产业链革命让全球市场重新认识中国力量。
行业冲击波 柴油混动的全球化战略意义
火星9的“出海”,标志着中国皮卡从“成本输出”转向“技术输出”的完美转型。全球市场来看,目前外资品牌仍依赖大排量燃油技术,但应对日益提升的成本压力,国外用户也愈发关注用车成本。而欧康动力F2.0+48V混动系统已通过沙特、南美等极端场景验证,适配高温、高海拔等复杂环境,成为新兴市场高性价比替代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欧康动力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在北汽福田2025亚太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加入“火擎联盟SPARK Partners”,联合博世、采埃孚等国际巨头,着力打造高效可靠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供应链本地化率超60%,为海外市场提供从动力到服务的闭环解决方案,构建完善的全球化服务体系。
从欧康动力的全场景技术矩阵,到火星9的全球化破局,中国皮卡正以“动力+成本”双优势重塑行业格局。当柴油混动以强悍性能撕开了国际技术霸权,欧康动力用实力证明,唯有掌握核心技术与产业链话语权,才能在全球市场实现从“追随者”到“定义者”的跃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